吊装带制造商提供吊装带的使用信息
出处:河北成华吊装带生产制造厂 浏览:4112 发布:2016-11-23 14:19:33
D.1 在不利或有害情况下使用吊装带
D.1.1 吊装带使用的材料对部分化学物品有抗蚀性。合成纤维的抗化学性能概述如下:
a)聚酯(PES)能抵抗大多数无机酸,但不耐碱;
b)聚酰胺(PA)耐碱,但易受无机酸的侵蚀;
c)聚丙烯(PP)几乎不受酸碱侵蚀,除需使用化学溶剂的情况外,聚丙烯适合在强化学腐蚀的环
境下使用。
无害酸或碱溶液经过蒸发而充分浓缩,从而对吊装带造成伤害。被污染的吊装带应立即停止使用,
在冷水中浸泡,自然风干后送交检验人员进行检测。
带 8 级端配件的吊装带及带8 级主链环的多肢吊装带不应在酸性环境中使用。8 级材料与酸雾或碱
雾接触会产生氢脆。如果吊装带在可能暴露于化学物质的环境下使用,请向制造商或供货方咨询。
D.1.2 吊装带应在以下温度内使用和贮存:
a)聚酯及聚酰胺:-40℃~100℃;
b)聚丙烯:-40℃~80℃。
在低温、潮湿的情况下,吊装带上会结冰,从而对吊装带形成割口及磨损,因而损坏吊装带的内部。
此外,结冰会降低吊装带的柔韧性,极端情况下会使吊装带不能继续使用。
使用温度范围随化学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化,详情请向制造商或供货方咨询。
在上述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允许采用限定的非直接加热的方法对吊装带进行烘干。
D.1.3 吊装带使用的合成纤维暴露于紫外线辐射下时容易降级,因此不应将吊装带贮存在受阳光直射
或有紫外线辐射源的地方。
D.2 对在使用期间吊装带的检验
D.2.1 在吊装带首次使用前,应确保:
a)吊装带的规格与订单上的要求一致;
b)取得制造商提供的证书;
c)吊装带上标识的名称和极限工作载荷与证书上的内容一致。
D.2.2 每次使用前,应检查吊装带是否有缺陷,并确保吊装带的名称和规格正确。不应使用没有标识
或存在缺陷的吊装带;应将没有标识或存有缺陷的吊装带送交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测。
D.2.3 吊装带使用期间,应经常检查吊装带是否有缺陷或损伤,包括被污垢掩盖的损伤。这些被掩盖
的损伤可能会影响吊装带的继续安全使用。应对任何与吊装带相连的端配件和提升零件进行上述检查。
如果有任何影响使用的状况发生,或所需标识已经丢失或不可辨识,应立即停止使用,送交有资质的部
门进行检测。
影响吊装带继续安全使用可能产生的缺陷或损伤如下:
a)表面擦伤。正常使用时,表面纤维会有擦伤。这些属于正常擦伤,几乎不会对吊装带的性能造
成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会变化的,因此继续使用时,应减轻一些承重。应重视所有严重的擦
伤,尤其是边缘的擦伤。局部磨损不同于一般磨损,可能是在吊装带受力拉直时,被尖锐的边
缘划伤造成的,并且可能造成承重减小。
b)割口。横向或纵向的割口,织边的割口或损坏,针脚或环眼的割口。
c)化学侵蚀。化学侵蚀会导致吊装带局部消弱或织带材料的软化,表现为表面纤维脱落或擦掉。
d)热损伤或摩擦损伤。纤维材料外观十分光滑,极端情况下纤维材料可能会熔合在一起。
e)端配件损伤或变形。
D.3 正确选择和使用吊装带
D.3.1 选择和确定吊装带时,应根据方式系数和提升物品的性质选择所需要的极限工作载荷;物品的
尺寸、形状、重量及使用方式、工作环境和物品的性质都会影响到吊装带的正确选择。
选择的吊装带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使用长度。使用一肢以上的吊装带提升物品时,每肢吊装带的规
格都应完全相同。吊装带的材料不应受环境或物品的不利影响。
端配件和提升装置应当与吊装带相匹配。应考虑吊装带的终端是否需要端配件或软环眼。
D.3.2 使用带有软环眼的吊装带时,用于和吊钩相连的吊装带环眼的最小长度不小于吊钩受力点处最
大厚度的3.5倍,同时无论何种情况,吊装带环眼形成的角度不应超过20 °。
将带有软环眼的吊装带连接至提升装置时,提升装置中与吊装带发生作用力的部分应保证基本平
直,除非吊装带受力部分的宽度小于75mm,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装置连接件的曲率半径至少是吊装带受
力部分宽度的0.75倍。图D.1显示了当吊钩直径小于吊装带受力部分宽度的0.75倍时织带的结合问题。
由于吊钩的弯曲部分使吊装带在宽度方向不能均匀承载,因此宽的织带可能会受到吊钩内径的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