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守起重吊装带使用规范:工地岁月里的安全担当
初入那片喧嚣沸腾、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时,我怀揣着一腔热忱与懵懂,满心满眼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框架、穿梭忙碌的工程车辆,压根没料到,日后会与一条条不起眼的起重吊装带紧紧捆绑在一起,更没意识到,严格遵循使用规范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不可撼动的铁律。
上班第一天,我被分配跟着经验丰富的李师傅学习设备吊运操作。彼时,只见李师傅手持对讲机,目光如炬,紧盯起重机巨臂下悬挂的吊装带,嘴里不时发出精准指令。待一轮吊运结束,他招手让我靠近,指了指地上略显粗糙却韧性十足的吊装带,神情严肃地说:“别小瞧这玩意儿,它可是吊运安全的关键一环,咱得字字句句吃透使用规范。” 说罢,他翻开一本页脚微微卷起、满是标注的《起重吊装带使用手册》,第一条便是精准选型。不同重物吨位、形状、质地各异,对应吊装带规格材质绝不能含糊,吊运尖锐金属得用双层防护、耐磨抗割的带子,像吊运易碎玻璃则需质地柔软、减震性能佳的吊装带,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有一回,施工现场着急吊运一批预制水泥板,工友图快,随手抓起一条看似结实的吊装带就准备捆绑。我心头一惊,赶忙制止,依据规范检查,发现这条吊装带已有多处磨损、缝线松动,承重能力大打折扣。工友嘟囔着嫌我多事,我急得面红耳赤:“手册上清清楚楚写着,磨损超 10% 就得报废换新,你这一吊,几百斤水泥板砸下来,大家都得遭殃!” 众人这才警醒,及时更换吊装带,避免了一场潜在大祸。
使用中的讲究也不少。捆绑时,吊装带与重物接触角度得恰到好处,过大夹角易引发侧向拉力,使吊带受力不均;吊装全程,指挥、操作人员配合要默契,标准手势、哨声含义必须烂熟于心,防止沟通失误。闲暇时,李师傅还带着我给吊装带做 “体检”,用卡尺量厚度、探伤仪查内伤,细微裂缝、过度磨损都逃不过 “法眼”,一经发现,立马停用。
历经数载工地锤炼,我从青涩新手成长为吊运骨干。那些因严守规范避开风险的瞬间、为工友普及知识的场景,都化作珍贵记忆。起重吊装带使用规范不再是冰冷条文,而是融入骨血的安全信仰,鞭策我在工程路上稳健前行,守护每一次吊运安全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