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前3季度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出处:河北成华吊装带生产制造厂 浏览:4140 发布:2016-11-14 15:58:26
当前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加大产品开发和业务拓展的力度,加强企业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前三季度保持了平稳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我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10%,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6.83%、8.59%,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去年基本持平;行业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3.42%、4.55%。根据协会对会员企业的调研,前三季度行业的景气指数75.4,比上半年增加3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根据协会调研,行业三季度的需求指数和生产指数分布为64.8、70.3,与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相比均有一定的提升。我国规模以企业的非织造布和帘子布的产量分别为417.8万吨、62.9万吨,分别同比增长6.39%、8.2%(见图1),而这两个产品同期的出口量增速则高达15%、13.5%。其他主要产品的出口数量也稳步增长,涂层织物的出口数量增长6.22%,包装用纺织品的出口增长18.02%,安全气囊的出口量增长了24.44%。但是一些传统产品的出口数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如安全防护用纺织品降低4.54%,帆布下降近11%,普通线带产品的出口量也下降了近9%。所以,整体看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仍然在持续平稳增长,但是需求结构的调整使得部分产品的产量出现下降。
前三季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493.7亿元,同比仅小幅增长0.51%,与上半年相比增速进一步回落(见图2)。投资速度回落,与整个工业投资速度下降的大环境密切相关,其有利于行业逐步消化前几年快速增长的产能,有助于行业调整优化供给结构,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分领域看,非织造布的投资依然保持了5.6%的增长,绳索缆的投资微增1.48%,而纺织带和帘子布、篷帆的投资则大幅下降10%左右。由于行业投资增速的下降,行业的资产和负债的增速也都同比回落,资产负债率降低1个百分点,利息支出降低9%。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前三季度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为2252.8亿元、133.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83%、8.59%,增速与去年相比虽有所降低,但仍处于中、高速度增长的区间。行业的平均利润率5.93%,同比增长0.14个百分点;行业的亏损面10.53%,亏损企业亏损额3亿元,同比下降25.57%。
2011年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增速在30%左右,2012年出现比较大的下滑后,利润总额增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平稳,并均高于收入增速,但今年三季度两个指标增速的差异有所收窄(见图3)。收入增速放缓一方面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另一方面是随着产业成熟部分领域的需求逐步饱和。从利润结构看,三季度行业的毛利润率和营业利润率均有所增长。
分行业看,非织造布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9.45%和7.22%,利润率5.89%,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下降28.88%;非织造布的利润总额增速低于主营业务收入,盈利能力小幅下滑,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使得企业的成本上升毛利水平下降,但是亏损企业的亏损额的大幅降低表明企业间的经营分化现象得到改善。绳索缆虽然在全行业中的占比不高,但是其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1.52和12.01%,利润率达到6.43%,随着行业内加大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开发力度,绳索缆的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行业还将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纺织带和帘子布虽然收入有所降低,但是利润总额增长5.55%,亏损额降低了67.48%,利润率5.93%;篷帆布利润总额则增长21.23%,这两个行业已经走出前几年低迷的状态,经营状况日益好转。
协会对行业内12家主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情况进行了跟踪。前三季度这些上市公司的固定资产同比增长11.79%。收入方面,有两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而12家企业的增速为8.28%;利润方面,11家企业实现了盈利,但6家企业的利润总额同比降低,12家企业的利润总额增长1.49%。12家企业的平均利润率8.82%,同比降低0.6个百分点。
根据协会对会员企业的调研,受访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22%和12.97%,出口交货值增长4.41%,分领域看,非织造布、交通工具用纺织品、过滤和医疗卫生领域的表现则比较好。前三季度行业的产成品价格指数43.2,虽然还处于荣枯线以下,但是与去年同期和今年上半年相比已经有较大改善;原材料价格指数61.4,进入上升区间,对企业的盈利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企业的库存和应收账款情况比较平稳。